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66岁的张先生一直是个严厉的父亲,对独生女儿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出人头地。然而,随着女儿逐渐长大,父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
2年前的一个晚上,一场关于女儿婚姻的争吵爆发了,情绪失控的张先生一巴掌打在了女儿的脸上,女儿一言不发地冲出了家门,从此杳无音信。
张先生在女儿离家的那一刻就后悔了,他意识到自己的冲动给女儿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他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每天都在寻找女儿的下落,但始终一无所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先生的精神状态开始出现问题。他变得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发呆,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他开始忘记日常的事情,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名字都记不起来,甚至连日常生活洗脸刷牙等都需要家人照顾。
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张先生来到了浙江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痴呆门诊就诊,诸亚萍副主任医师通过对张先生病情了解后,进行了初步评估和相应的检查。初步诊断结果为“抑郁性假性痴呆”。
住院期间,经过医护团队的专业医疗诊治,结合抗抑郁药物、心理治疗及经颅磁刺激治疗,张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改善。虽然仍有明显的自责和愧疚,但能较好的和别人交流,日常生活能完全自理。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老年精神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老年抑郁性假性痴呆作为一种与抑郁症紧密相关的老年精神疾病,正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抑郁性假性痴呆。
抑郁性假性痴呆,是指在抑郁症患者中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这些症状并非由大脑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由于情绪低落导致的暂时性认知障碍。抑郁性假性痴呆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当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缺乏时,可能会影响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进而影响认知功能。
抑郁性假性痴呆的典型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以及认知能力下降,如注意力不集中、反应变慢等。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抑郁性假性痴呆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抑郁性假性痴呆通常需要进行临床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理评估。并进行神经心理测试、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常用的量表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而脑电图可辅助排除其他潜在的大脑器质性疾病。
在治疗方面,抑郁性假性痴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抑郁性假性痴呆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SSRI、SNRI类等。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轻度至中度抑郁症和假性痴呆患者,可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和迷走神经刺激等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
心理治疗通过倾听、鼓励、支持、建议等方式给予患者支持和指导,帮助患者克服内心固有的意识认知和行为习惯,缓解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
除了专业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参加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
抑郁性假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但并非不可治愈。通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高度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提高抑郁性假性痴呆的认识度,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诸亚萍
老年精神二科
副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扫描二维码
关注医生
互联网医院可在线咨询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老年精神二科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