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2024 年全市广大职工以创新工作室的培育创建为载体,持续深化新时代杭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积极参与全省重点建设项目立功竞赛,助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 、后亚运“十大攀登行动”,为杭州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努力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城市范例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职工创新工作室。
为强化示范带动,推动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培育创建深入开展,杭州市总工会决定培育命名30 个工作室为杭州市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申报的毛洪京睡眠障碍名医工作室荣获市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主要方向:处理复杂性睡眠问题,包括睡眠障碍共病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尤其擅长处理睡眠障碍共病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问题。主要创新方向:医工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和睡眠障碍专病相结合,首创失眠障碍数字疗法和睡眠健康管理专家智能体的应用,推动基于网络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在全省乃至全国应用推广。
探索将5G等前沿技术与临床医疗技术深度融合,自主研发了基于5G技术的睡眠全病程管理平台。实现了从预约挂号、诊前评估、睡眠日记、健康知识宣教、线上认知训练、在线问诊、复诊配药、随访等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病程管理平台。年服务患者门诊人次11万,住院患者4800人次。
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试点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课题1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3篇,最高影响因子13.89。学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扩大,多次被邀请作学科管理经验报告。基于睡眠研究领域已申请国家专利3项,获得实用性专利1项,软著8项,科技成果1项。形成《睡眠障碍数据集》团体标准。人才培养:博士硕士6人,接受省内外研修生45人。
2021年工信部、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试点项目:基于5G技术的睡眠健康管理,项目负责人;项目成果参加工信部组织的第五届“5G绽放杯”大赛,荣获浙江省区域赛三等奖、全国云XR赛道二等奖、全国智慧医疗赛道三等奖;参加国家卫健委组织的第一届数字健康创新应用大赛医学人工智能主题赛,荣获三等奖。
为深入推动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发挥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丰富民主管理创新实践,杭州市宣文卫体系统工会开展了2024年度“和谐共富,温暖同行”“关爱职工十大实事案例” 和“十佳优秀职工代表提案” 征集活动。
“新精神 & 心家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员工关爱体系建设获评 “2024年度杭州市宣文卫体系统工会关爱职工十大实事案例”。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七院)迎来建院7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国内精神医学领域的重要机构,医院不仅承担着繁重的医疗服务任务,还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任。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心员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心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员工关爱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者职业健康保护的号召,以及联盟2023年发布的《医院员工关爱体系建设标准(试行版)》,启动了“ 新精神 & 心家园 ”——2024年度员工关爱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创新、实用、可复制的措施,为员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心的持续健康发展。
经过近一年的实施,“ 新精神 & 心家园 ”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团队建设活动丰富多彩。业余技能培训与兴趣小组活动深受员工欢迎,员工生活品质得到提升。职业成就感营造活动激发了员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促进了医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中图片部分为原创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工会、EAP工作办公室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