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一位患者感到困惑,称自己刚做完头颅磁共振检查,医生却要求再做一个头颅CT。
为何做了磁共振还要再做CT?
患者开始质疑医生是否在乱开检查单,觉得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担心CT的辐射问题。
其实,这是患者对CT和磁共振检查的“误会”。CT与磁共振,两者并非简单的重复检查,而是各有所长,互补协作,共同为精准诊断颅脑疾病服务。
在医学影像的世界里,CT和磁共振就像是两位性格迥异但配合默契的“侦探”。CT擅长捕捉“硬证据”,比如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等急性病变;而磁共振则更像一位“细节控”,对脑组织、神经、血管等软组织的细微病变洞察秋毫。
急诊情况下的“黄金搭档”对于颅脑外伤患者,CT是首选检查。它能在几秒钟内清晰显示颅骨是否骨折、颅内是否有出血,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而磁共振虽然也能发现这些问题,但检查时间较长,不适合紧急情况。此时,CT的快速和高效就是它的优势。脑出血与脑梗死的“破案利器”对于脑出血,CT能立即发现出血点,而磁共振则需要更长时间。
但对于脑梗死,尤其是早期脑梗死,磁共振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能在发病几分钟内发现病灶,而此时CT可能还未显示异常。
此图由AI生成
因此,两者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病情。脑肿瘤与微小病变的“放大镜”磁共振对脑肿瘤、脑白质病变等软组织病变的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边界和内部结构。而CT则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钙化或骨转移。对于一些微小病变,两者结合可以避免漏诊。
很多患者担心CT的辐射问题,尤其是短时间内多次检查。其实,单次颅脑CT的辐射剂量在安全范围内,医生会根据病情权衡利弊。例如,对于外伤患者,明确是否有颅内出血的紧迫性远高于辐射风险。而对于儿童或孕妇,医生会更加谨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CT检查。
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医生开具检查单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基于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初步检查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式。如果医生建议同时做CT和磁共振,通常是因为两者能提供不同的信息,帮助更准确地诊断。
此图由AI生成
了解检查的目的,患者可以主动询问医生:“为什么要做这个检查?”医生会解释清楚每种检查的意义,比如CT看骨头、磁共振看软组织,或者两者结合排除某种疾病。不必过度恐慌辐射,CT的辐射剂量是有限的,而且现代CT设备已经通过技术手段降低了辐射量。对于绝大多数患者,单次检查的辐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CT和磁共振不是“对手”,而是“队友”。它们各有优劣,互补协作,共同为诊断颅脑疾病提供更全面的依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检查方式,避免过度检查,同时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放射科(马洁华)
编辑:BB、W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