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医生,我最近老是忘事,钥匙放哪儿了、昨天晚饭吃的啥,都想不起来......"
"营养师,有什么吃了能补脑的食物吗?感觉脑子转不动了......"
记忆力减退的困扰,你有吗?
别担心!这份 "健脑饮食指南",用食物点亮你的记忆星图。
记忆为何“迷路”?
营养不足
大脑是能量消耗极高的器官,对关键营养素高度依赖。缺乏Omega-3脂肪酸(如DHA/EPA)、B族维生素(如B6、叶酸/B9、B12) 以及抗氧化剂(维生素E、C等)等关键营养素,会直接影响神经信号传递、能量代谢和细胞保护机制,进而损害包括记忆力在内的认知功能。
氧化应激
暴露于环境污染物、心理压力、不良饮食(富含油炸食品、加工肉类)及烟草烟雾等因素,会显著增加体内有害自由基的产生。当自由基生成超过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清除能力时,即可诱发氧化应激,对脑细胞造成累积性损伤。
慢性炎症
炎症是机体正常的防御反应,但在肥胖、长期压力、不良饮食(高糖、高精制碳水化合物、反式脂肪、过量红肉)、慢性疾病(如牙周炎、关节炎)或肠道问题等因素持续作用下,可转变为低度、持续的 “慢性炎症” 状态。这种持续的炎症反应释放的炎性因子会损伤神经元、干扰神经连接,是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记忆力减退)的重要驱动因素。
血糖波动
葡萄糖是大脑主要的、直接的能量来源,大脑能量依赖血液的稳定供应。摄入大量精制糖、白面包、白米饭、甜饮料等高升糖指数(GI)食物,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后迅速下降,如同“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当血糖骤降时,大脑因“能量断供”可出现头晕、注意力涣散、思维迟缓和健忘等症状。
肠道菌群失衡
肠道因其与大脑的紧密双向沟通(“肠-脑轴”)而被视为“第二大脑”。 饮食不当(膳食纤维缺乏、加工食品过多)、长期压力、滥用抗生素等因素可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内有害物质和炎性信号更容易进入血液循环并影响大脑,可能引发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及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问题)。
存在精神心理困扰 更需关注脑健康
情绪波动损伤脑细胞
当我们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漩涡中时,身体会持续分泌过量的压力激素——皮质醇。该激素虽在短期内有助于应对危机,但若长期维持高水平,会抑制海马体神经发生并导致脑细胞萎缩,而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形成新记忆和学习的关键区域。这不仅让人记性变差,还表现为学习新事物困难、记忆力下降尤其是近事遗忘、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
睡眠障碍影响脑修复
深度睡眠作为优质睡眠的核心阶段,对大脑健康至关重要。此时,大脑会激活类淋巴系统,高效清除日间积累的神经代谢废物及毒性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长期失眠或深度睡眠严重不足,将显著阻碍这一关键的清理过程,导致有害物质持续堆积,损害神经元功能与神经连接。其后果不仅表现为日间倦怠、精力不济,更会引发反应迟缓、判断力减弱、思维清晰度下降等认知功能减退。长此以往,会加速大脑衰老进程,并显著增加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
大脑的“防衰老食谱”
MIND(健脑)饮食就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健脑方案。
MIND饮食全称是Mediterranean-DASH Interven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elay(神经退行性延迟的地中海-得舒饮食干预疗法),医学研究人员们融合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的精华,通过特定的食物选择来保护大脑健康,从而延缓认知衰退,尤其降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2025年初,《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年度最佳饮食榜单,由饮食、营养、肥胖、心理学、糖尿病和心脏病学家等专业从业者组成评审团,对近40种饮食模式进行评比, MIND饮食位列第四哦。
01
黄油和人造黄油:每天≤1茶匙(约14g)
02
奶酪:每周≤1次。
03
红肉:每周≤3份(1份≈掌心大小),包括牛肉、猪肉、羊肉和用这些肉制成的肉制品。
04
油炸食品:每周≤1次
05
糕点和甜点:每周≤4次,包括冰淇淋、点心、蛋糕,甜甜圈等
• 早餐:蓝莓燕麦粥(全粒燕麦+牛奶+ 蓝莓)+ 水煮蛋
• 午餐:藜麦饭+ 香煎三文鱼+ 蒜蓉西兰花
• 晚餐:豆腐菌菇汤+ 蒸红薯+ 白灼菠菜
• 加餐:杏仁+ 草莓
MIND饮食法是一位温和的“生活伙伴”。 它不强求你精确计算每一餐的克数,也无需你顿顿集齐所有“健脑食物”,更不会对油脂、甜点或主食下达苛刻的“禁令”,甚至运动也非强制要求。
它的智慧在于倡导一种聪明的“比例哲学”:只需在日常饮食中有意识地增加那些滋养大脑的食物(如绿叶菜、浆果、坚果、全谷物),同时温和减少那些可能拖累认知的食物(如红肉、甜食、油炸食品)。这种着眼于整体饮食结构优化的方式,让守护大脑健康变得简单、自然,更容易长久坚持。快来试试吧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营养与膳食办公室(魏婕)
编辑:WW、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