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三伏天是指在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个时期,也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且闷热的日子。从中医的角度看,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节,人体内的阳气随之上升,此时人体气血充盈、经络通畅、腧穴敏感,是最佳的扶阳理气、激发正气的时机。
冬病夏治的概念体现了中医“冬为阴,夏为阳”的理论,中医依据阴阳五行学说,遵循“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的身体状况也会随之变化。
因此祖先根据天人相应提出了“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观点,指出阳气在夏季旺盛,机体阳气充沛,肌肤腠理开泄,经络气血流通。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特色疗法,正是利用了三伏天这一特殊时期对人体进行调养,补助阳气生发,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预防或治疗素体阳虚、冬季容易加重或复发的疾病。
三伏贴是将具有温通作用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生姜等,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后贴敷于相关穴位,具有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起到扶正固本的效果,对于有需求的患者有较好的扶正祛邪调体作用。
精神心理疾病也能冬病夏治
根据中医辨体-辨病-病证诊疗模式(简称“三辨诊疗模式”),浙大精中(杭州七院)中医综合服务中心刘义主任中医师提出“急性期治病,缓解期调体”、“急时治病,适时调体”、“疾病为标,体质为本”的中医诊疗情志病理念。情志病病的加重、复发与中医体质有明显的相关性,只有从偏颇体质调节为平和体质才能有效地帮助精神心理疾病防止复发、预防加重。
文献报道,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躁郁症、肥胖症与阳虚体质有明显相关性,且秋冬季节、阴雨天气疾病容易加重或易于复发,“冬病夏治”顺势夏季阳气生发最旺之时,借助中医治疗技术通过调理上述患者的阳虚体质从而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为更好满足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今年夏季,中医综合服务中心门诊推出新的特色诊疗项目——“冬病夏治三伏贴”,广大患者可根据自身体质或者疾病需求前来门诊进行治疗。
适应病症
失眠症
以入睡困难、眠浅易醒、早醒,且冬季、阴雨天气加重或复发为主要表现。
焦虑症
以担心多想、烦躁不安、胸闷心慌、出汗发抖、坐立不安,且冬季、阴雨天气加重或复发为主要表现。
抑郁症
以反复情绪低落、兴趣减少、疲乏懒动,且冬季、阴雨天气加重或复发为主要表现。
躁郁症
以情感低落与情感高涨交替发作,且冬季、阴雨天气加重或复发为主要表现。
肥胖症
以体型肥胖,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且冬季加重或复发为主要表现。
亚健康状态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导致眠差、疲劳、手脚冰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学生、上班族),可通过三伏贴调理气血,改善阳虚体质。
贴敷时机
一个完整的三伏贴疗程通常需要贴3~5次。分别在初伏、中伏、闰中伏(如有)、末伏进行贴敷。
今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7月20日~7月29日,共10天;
中伏:7月30日~8月8日,共10天;
末伏: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
共计30天。
注意事项
1. 贴敷后轻度的发红和灼热感属于正常反应。若局部皮肤出现持续疼痛,请及时取下敷贴。
2. 贴敷当天应避免使用肥皂、热水等刺激性物品清洗局部,以免引发皮肤不适。
3. 在贴敷期间,忌食生冷、肥腻、辛辣、酒类刺激性食物以及牛羊肉等发物,同时请远离空调,以免影响效果。
4. 如果贴敷后皮肤出现水疱,请勿抓挠。小水疱通常会自行吸收,如遇大水疱请及时就医处理。
5. 一般建议每次贴敷维持约2小时,不宜超时长贴敷。
贴敷地点
1号楼3楼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
门诊挂号预约
挂号信息如下:
中医综合服务中心 门诊信息 | ||
针灸推拿科(情志病) | 周一至周五全天 周六上午 | |
中医科(情志病) | 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周日下午 | |
中医科(针药结合) | 周三上午 周日上午 |
下面福利来啦!!!
为感谢铁粉们长期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评论区留言点赞量前五者
(截至7月18日)
将免费获赠一个疗程(5次)“三伏贴”
趁热开贴
咱们留言区见!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中医综合服务中心(李香颖)
编辑: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