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今年6月,老年精神二科病房内来了这样一位患者。
62岁的张奶奶原是一名初中教师,性格温和有礼,除了喜欢将自己打扮清爽干净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待在小院子中打理各种花花草草。
此图由AI生成
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张奶奶对自己的小院子不再上心了,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内,那些漂亮的衣服也在衣柜中落了灰。
起初家人对张奶奶的变化并没有放在心上,渐渐地,张奶奶变得抑郁寡欢,开始整晚整晚的不睡觉,甚至将剪刀对准了自己……
此图由AI生成
家人最终意识到不对劲,于是将奶奶送往了医院,经过医生的初步评估和相应的检查,初步诊断张奶奶患上了“老年抑郁症”。
原本热爱生活的张奶奶为何患上抑郁症呢?
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后,张奶奶逐渐向医护人员敞开心扉,说出了内心的秘密。
因为5年前丈夫去世,热爱工作的张奶奶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工作和个人爱好上,退休后独居生活让她感到无所事事,失去了价值感,感到孤独。
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又怕增加子女负担,从未和其他人倾诉过内心的想法,导致情绪低落、生活兴趣减退,无法正常生活。
此图由AI生成
像张奶奶这样绝非个案。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抑郁症病例达到3.32 亿例,其中老年抑郁症的平均患病率达31.74%。
截止2023年我国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2.8%~28.5%,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抑郁症的患病率还将显著上升。
那么,学会如何识别并及早治疗这一疾病,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
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老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是指为60岁及以上这一特定人群广泛和持续存在的情绪异常。
通常包括55岁以后首次抑郁发作的晚发性抑郁症以及早发性抑郁症在老年期的复发或持续。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其诊断要点为:
①以躯体症状主诉为主,而非情绪主诉;
②情绪低落;
③对几乎所有活动失去兴趣或乐趣;
④体重及睡眠模式发生改变;
⑤精神运动迟缓或激越,注意力不集中;
⑥过度内疚,存在自杀意念或反复出现的死亡念头。
老年抑郁症通常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家庭负担重以及认知损害发生风险高等特点。
临床上通常结合老年抑郁量表、两个问题调查工具和患者健康问卷—9等筛查工具及相应的实验室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
老年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方面,老年抑郁症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其中非药物治疗包括了认知行为干预、电休克治疗、光照治疗、中医非药物治疗及运动干预等。
药物治疗
是老年抑郁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目前治疗老年抑郁的首选药物为SSRI类,如舍曲林、西酞普兰等。
随着药物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艾司氯胺酮鼻喷雾剂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近年来在抑郁症治疗和用药管理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非药物治疗
行为认知干预
能识别导致抑郁症的消极思想和行为,并以积极的思想和奖励性活动取代它们,该疗法每周1次或2次,持续6~16个疗程。
电休克治疗
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物理手段,改良电休克则更加适用于老年人,安全性高,且缓解率可达60%~80%。
光照治疗
一般指患者暴露于光照强度 > 1000 lx的光源下,以缓解其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从而影响患者的觉醒、情绪和认知。
中医非药物治疗
通过调理人体的五脏六腑来达到人体平衡的状态,还可舒缓个体的抑郁情绪,使其以更为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疾病。
如针刺治疗、推拿、艾灸、耳穴压豆、中药熏洗和中药足浴等。
运动干预
每周3次、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患有抑郁症或有患抑郁风险的老年人有积极作用。
如:舞蹈、气功、太极拳等。
除了上述的治疗外,患者还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当然必不可少的还需要家人的关爱和理解,这些都可以成为患者情绪的稳定剂。
衰老是生命的自然旅程,但孤独与抑郁不应成为它的底色。
让我们摒弃‘老了就该不开心’的偏见,帮助长辈们找回生活的乐趣——因为他们的幸福,从不会太迟。
文中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使用
素材来源:老年精神二科(唐艺)
编辑:YW、BB